尊时凯龙·(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文化引领 数智赋能 陕煤地质锻造地勘安全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07 来源: 作者:党飞航
    分享到:

    今年以来,陕煤地质按照“12333”定位要求,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结合地勘行业特色及生产实际,以“以义取利 镕基铸范”文化内核为引领,通过数智赋能推动科技兴安,锻造地勘安全工作新范式。

    智慧平台织密“防护网”,科技兴安蹄疾步稳

    在陕煤地质应急与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数据如流。这里是企业安全防控体系的“智慧大脑”,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以“统一化调度平台、智慧化管理平台、智能化辅助平台”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和支撑体系。

    统一化调度平台编织起覆盖全国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管调度。无论是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还是在新疆的茫茫戈壁,生产现场都可以通过卫星信号连接到调度指挥中心,使得安全检查可以远程随时开展,监管效果大幅提升。通过AI视频分析,重点突出钻探物探施工、特殊危险作业、特种设备使用等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危险源管控、危险因素识别、危险动作告警动态风险预警。此外,随着集成AR(增强现实)功能头盔的使用,技术人员无需再跋山涉水,在指挥中心即可实时指导,技术支持直达现场,提升响应速度与协同效能。

    文化引领拧紧“思想阀”,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按照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集团安全理念指引,陕煤地质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动员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密网,19家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承诺书、庄严宣誓,切实扛起“第一责任”。通过安委会、专项行动部署会等层层细化安全生产举措。上半年开展各类安全培训与警示教育125场,覆盖5800余人次,实现普通行业98名负责人及安管人员持证上岗,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资格新增55名“精兵”。夯实班组管理基础,围绕“5831安全屋”模型,推进所属12家生产性企业实现三级班组100%达标,并积极创建一级标准化班组。积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共排查一般隐患122项,通过现场提醒、跟踪督导等方式严格落实整改闭环机制,确保问题动态“清零”。

    重视科普宣讲,在7月1日召开的陕西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上,陕煤地质2位选手荣获“十佳科普讲解员”,4位选手荣获“优秀科普讲解员”。所属高级技校提交的《实训室防火“黄金三分钟”》作品赢得了“最佳科普作品”奖,营造了全员关注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知识的良好氛围,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实战淬炼磨砺“硬功夫”,应急能力提档升级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支以垂直钻井方式为矿山井下事故提供救援的专业化队伍,陕煤地质救援队聚焦服务全省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强化平战转换、快速响应能力,打造堪当重任的应急救援“地质铁军”。

    六月的玉华宫景区,一场森林火灾扑救综合应急演练紧张上演。无人机高空侦察火情,直升机精准投下灭火剂,地面扑火队员协同推进,50分钟内迅速扑灭“明火”。本次演练陕煤地质与铜川市森林消防救援队、印台区应急管理局百余人协同作战,风力灭火机、消防车、直升机等多装备集成应用,有效检验了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协同作战能力。

    以此为示范,陕煤地质各单位结合产业特点,高频次开展专项演练,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49次,不断夯实应急处突基础。同时,聚力实战开展技术攻关,6月份,陕煤地质应急救援队渭北支队在φ600mm口径集束式反循环气动潜孔锤快速钻进试验中,突破性实现洛河组砾岩地层连续排渣钻进以及大口径钻孔6.1米/小时钻进新纪录,为我国矿山垂直钻井应急救援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从林海演练场多装备集群到科普讲台的“黄金五分钟”,从使命必达抢通群众生活“水脉”到指挥中心监控屏的闪烁流光——陕煤地质以文化之“韧”凝聚全员共识,以数智之“锐”洞察安全隐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